欢迎光临河北大学国际合作处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启动2026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8-26 10:13: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各单位: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关于启动2026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详情请登录国家留学网查询,网址:https://www.csc.edu.cn/chuguo/s/3837),我校现开展该项目的申报工作。

       该项目采取“项目制”模式实施,即国内单位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对各单位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及各项目选派专业、选派类别与规模、留学国别与单位等立项信息,项目单位按照获批项目及立项信息选拔推荐人选,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录取后派出。

       申报项目应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强调精准选派和结果导向;应充分体现本单位在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发挥作用方面的优势及思路、举措;应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形成自主、连贯、规模化的定向选拔、派出和就业的全链条培养模式;应畅通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后服务乡村振兴的就业渠道。

       重点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五类人才。重点支持设有乡村振兴研究院的高校及农业特色科研院所针对上述五类人才开展精准培养的项目,以及中西部地区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工作的项目。

       国外合作单位须为世界一流院校或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的院校、机构。中外双方应签有尚在有效期内的合作协议,有一定前期执行基础。合作协议应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明确双方合作领域或专业、选派人员的身份、培养方案或学制、双方权责等。合作协议的生效不得以获得本项目资助为前提。

      主要选派类别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单位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派少量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6-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3-12个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12-24个月,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3-12个月。

       留学期限应根据拟留学单位学制、外方录取通知(或正式邀请信)中列明的留学时间确定。个人申报的资助期限应不超过留学期限(一般与留学期限一致)。具体留学期限及资助期限在录取时确定,以录取文件为准。

       如留学人员获中外双硕士学位,申报时应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类别。项目单位应另行提交(或包含在协议中)含有费用分担办法、课程互认、学位及学分互认等细节的协议(或条款)。如留学单位收取学费,项目单位应积极争取外方免除学费,亦或多方筹集配套经费支付学费,应详细说明国内外经费来源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费不得由留学人员个人承担。

       如留学人员仅获项目单位硕士学位(不取得国外合作单位硕士学位),申报时应选择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类别。项目单位应另行提交(或包含在协议中)含有免除或不收取学费、课程互认、学分互认等细节的协议(或条款)。

       获批项目执行期为三年。项目执行期间选派名额、选派类别、选派专业、留学国别、留学单位原则上不予调整。项目单位承担获批项目执行和管理的主体责任,应制定项目执行和管理办法,明确学生回国服务保障机制,确保项目质量和留学效益。

       对于执行中项目,各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在线提交至国家留学基金委须逐一进行年终总结,年度总结应包括人员录取后派出情况、回国人员信息及去向、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留学效益及科研成果、国外合作方对项目的评价等。

       每个单位可申报1个项目。2025年10月前,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单位内选拔,统筹研究决定申报项目,并按照《2026年项目申报材料及说明》准备项目申报材料。2025年10月10日-15日,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申报。我校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请项目申报单位于9月30日前将项目申请书等相关申报材料提交至国际合作处(主楼803室,联系人:王老师、高老师  电话:5079606、5079726),逾期将不予受理。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