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大学国际合作处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静水流深 润物无声——人民网访我校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发布时间: 2017-04-21 08:29:5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人民网驻巴西记者   陈效卫

2017年04月20日08:45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报道链接见http://world.people.com.cn/GB/n1/2017/0420/c1002-29223572.html

目前,中国已在全球140个国家建有511所孔院。作为1/511之一、成立不到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院,在贡献与影响上却远远超出了这一比例。也许,纷至沓来的荣誉提供了最好的佐证:2014年,该院学生施茉莉获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比赛全球总冠军,创南美史上首次;在厦门全球孔院大会上,该院获“年度先进孔院”称号。2014年至2016年,该院中方院长乔建珍荣膺“三连冠”,先后获巴西劳工部颁发勋章、全球“孔院先进个人”银质奖章和里约市表彰证书,开创了全球孔院之先河。在里约市乃至整个巴西,里约孔院成了实际上的中国文化传播中心,乔建珍也被巴西教育协会会长威尔逊誉为中巴文化交流的“活名片”和“民间大使”。

短短几年,里约孔院是如何做得风生水起的呢?带着几分期许与敬佩,记者采访了乔建珍院长,听她讲述孔院励志成长的故事,分享中国风“吹”遍巴西大地的喜悦,探寻文化传播至柔若水、直指心底的奥妙。

课堂:从校内搬到校外

笔者此前采访过三大洲数十所孔院,得出的普遍结论是:孔院身为所在大学的附属机构,“婆婆”过多加之语言不通,工作开展备受掣肘。但精通葡语、在河北师范大学已有20多年英语教学经验的乔建珍,对此信心十足,坚信事在人为。2012年4月上任伊始,乔建珍即提出“本土化”发展战略,从身边做起,用葡语为所在的里约天主教大学教职员工免费开设了“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25名学员来自大学的各个部门,“走到哪栋楼都有熟悉的面孔,孔院的工作开展一下子方便多了。”乔建珍对此颇引以为豪。

“要想不被别人当外人,首先自己要不当外人。”英语科班出身、曾在葡萄牙留过学的乔建珍,深黯此理。对于学校组织的“里大开放日”“里大就业洽谈周”等各类活动,孔院都积极参与并献计献策,很快即成为校领导眼中“从不旷课的好学生”。

在大学立足已稳之后,乔建珍和她的团队又将眼光瞄向了校外。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协商,2013年6月里约孔院与里约州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将“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纳入里约州立职业学校的正式课程体系,在巴西开创了先河。尤为令人敬佩的是,孔院一些大型文化活动也由校园转到里约北区贫民窟学校举办。里约贫民窟是外人眼中的“禁区”,是“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孔院这个大胆而暖心的举动,感动了贫民窟,也感动了整个里约乃至巴西。

对于在里约这座名城举办的全国乃至全球性质的大型活动,孔院更是积极以“全职志愿者”身份参与筹备及接待工作,包括201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2013年联合会杯、2014年的世界杯、金砖国家巴西峰会、中巴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志愿者项目等。里约孔院自觉扮演着“民间大使”的角色,以自身特有的优势和魅力促进中巴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有活动,找孔院”已成为中巴交流的共识,也成为里约州教育厅前厅长威尔逊的口头禅。

“攻克”里约州后,乔建珍又盯上了周边地区。2013-2014年,与里约相距500多公里的圣灵州联邦大学共同开设实验性的课程,举办中国文化周活动,让“春风疑不到天涯”的“山城”见到了“花”。2015年,在戈伊亚斯州阿纳波利斯市福音派大学成功开设了汉语课程。这也是该州1999年与河北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首次将汉语纳入学校课程。语言的沟通,让友好省州变的如同姊妹一般亲近。

活动:从“走出去”到“请进来”

像全球其他同行一样,里约孔院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注重从课堂中“走出去”,在里约和外地举办各种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剪纸、书法、茶艺、武术等,以让巴西人亲眼目睹中国的传统文化。每逢春节、元宵节,里约孔院还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专门教大家剪纸、写对联、包饺子,让巴西人多方面感受中国佳节团圆的氛围和“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我相信,节日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巴西人理解中国,让他们与中国来个亲密接触。”乔建珍说。

但这些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活动,展示的多是历史的静态中国。“为此,孔院活动逐步侧重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以便让巴西人从中国的‘一般过去时’看到中国的‘现在进行时’。”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乔建珍三句话不离本行。

2013年7月里约孔院组织了首届中国夏令营活动,来自巴西3个州4个孔院教学点的20名学生度过了为期2周的“中国文化体验之旅”。满载而归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向周围人讲起自己眼中的“现代中国”,扩大了巴西人对中国的认知范围,也澄清了很多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2014、2016年又举行了两次规模更大的夏令营活动。目前,夏令营师生业已成为各州宣讲中国的“主力军”。有了直观真切的了解,这种“宣讲”比课堂的教材和录像更生动形象,也更有说服力。

与此同时,孔院还交叉组织了力度更大的访华团组——巴西教育官员和教育工作者访问团。这一层面的活动直接推动了日后“巴西葡中双语学校”的建立。目前,类似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如2016年访华归来,圣灵、伯南布哥等多个州已迫不及待地要求在里约孔院的领导下建立与里约葡中双语学校“一模一样”的学校,并希望2017年开课。2017年5月,里约孔院组织的第一届巴西大学校长访华团即将启程,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巴大学间的合作和两国的学历互认。

师资与教材:从外来从本土

目前,志愿者是全球大多数孔院的主力军。与其他孔院一样,里约孔院的志愿者大多是在读的硕士生和刚刚毕业的本科生,缺乏教学实践。他们大多不懂当地语言葡语,而巴西人又基本不讲英语,这样,像其他孔院那样使用英语交流,也变的颇为艰难。为此,乔建珍和她的团队积极协调,最终3个州4所大学同意免费为新来的志愿者提供葡语课程,以帮助其尽早突破语言关。针对志愿者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里约孔院也采取了创新性举措:建立了每周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制度,以老带新,并通过视频备课与其他州教学点的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志愿者的各自能力,里约孔院还设置了志愿者行政、教学、宣传等岗位,让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志愿者担任行政工作,并根据志愿者自身特长将教学以外的工作责任到人。上述举措,使志愿者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拥有了在国内无法拥有的可贵经历,工作热情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孔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本土化教学。从2013年起,里约孔院就开始启动本土教师培训计划,为他们提供在岗、脱岗培训,至今已聘用5名本土教师。通晓当地语言和文化的他们不仅成了孔院的新生力量,而且成了孔院各种活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如2011年巴西“汉语桥”大学生比赛的冠军得主、现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的托马兹,每次从中国回到巴西休假都会到孔院来,将自己在中国所见所学与孔院学生分享。这既促进了学生了解中国的强烈欲望,也促进了孔院的本土化教学。

教师、教材是教学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解决巴西汉语教材针对性弱的问题,乔建珍早在2005-2008年就参与翻译目前国内唯一一套针对巴西学员的教材《精英汉语》。这套90多万字的教材,含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及练习册三部分,深受学员的喜爱。2015年由乔建珍主译的《巴西眼中的中国》葡中双语版在巴西出版。作为中巴建交4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书将两国友好合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成为巴西人眼中的“中国万花筒”。2014年里约孔院承担了国家汉办的课题,参加《跟我学汉语》60万字的葡语版的改编翻译,2017年将由商务出版社出版。针对中巴企业需求,里约孔院编写的葡中双语版《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教材,可望不久在两国出版。目前,乔建珍还在筹划《中国通史》和《中拉文明互鉴》的葡语翻译,前者有利于巴西人了解中国5000年的通史,后者以大量实物图片对比,以双方更容易接受、更亲近的方式呈现两种文明。

 

经过5年的不懈深耕,孔院由点到面,全维拓展,精彩频现:教学点由原来里约市的2个扩大到了分布在3个州的4个城市;办学层次从大学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学;内容也不再囿于单纯的汉语教学,而是涵盖了多种本土化的文化活动,从而使得孔院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符号。“5年前刚到里约时,我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常常被误认为亚洲其他国家人;5年后,里约知名酒店、餐馆的服务人员都以能说几句汉语为荣。”乔建珍高兴地说。

5年来,乔建珍和她的团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顾不上家已成驻外人员的常态,屡屡背约失信的巴西文化让人虐心不已,但最折磨人的还是时差综合症。巴西与中国两地相差11小时,基本上是完全“颠倒黑白”。在活动频繁时,乔建珍一年要在两地奔波四五次。旅途长达30个小时,一下飞机就要立即投入工作,那种“犯困时必须特别清醒地干活”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知。不过,回想5年的拼搏,乔建珍更多的是自豪和宽慰。与她一起工作和接触过的巴西师生、官员和民众,都称赞她给巴西教育带来了一缕清风。她的搭档、里约孔院巴方院长阿德里亚娜告诉记者,乔建珍不但引入了中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使巴西人对“教育改变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采访结束时,乔建珍幽默地告诉记者,自己姓乔,生来就是要为中巴文化交流牵线搭“桥”。外表柔弱的她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目前我们正与巴西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争取2017年将汉语纳入到巴西义务教育体系,让巴西汉语教学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乔建珍对此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