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大学国际合作处
当前位置:首页 > 外籍教师 > 新闻报道 > 正文

《河北青年报》专版刊发我校优秀美籍外教事迹

发布时间: 2015-03-20 09:54: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美籍外教Alexandria Joy Waters接受了《河北青年报》采访。3月16日,《河北青年报》用两版篇幅刊发了Alexandria Joy Waters事迹(报道电子版附后)。该报道刊登在由河北省外国专家局主办的“老外在河北”系列栏目专栏,题目名为:90后美国女外教:爱中国所以赴冀,爱教育所以留下。

亚历桑德莉娅·华特斯

美国国籍,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文和国际政治学专业毕业,中文名“王蔼龄”。

2014年9月起,亚历桑德莉娅在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口语的教学工作。来保定一年多,她的能力得到了河北大学领导的认可,除负责该校的本科教学外,她还担任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工作。目

前,她教过的学生已有600余人。

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2014年夏天,她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后,毅然放弃在本国寻找工作的机会,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来到河北。

因为对语言教学的热爱,她勇敢度过了工作、生活的磨合期,用轻松幽默的教学,为河北学生创造英语口语环境,让他们敢说、会说、善说。

90后的亚历桑德莉娅正像她的中文名字“王蔼龄”一样,用和风细雨般的温柔,滋润着燕赵大地的教育,培育着燕赵之地的花朵。

为师耐心授课帮练口语生动教学开阔视野

北方的冬,天气总是多变。2015年12月底的保定也不例外,西北风时时吹起,行人步履匆匆。

河北大学的教室里,亚历桑德莉娅正在教授英语口语,灵动的眼神,俏皮的笑容,仿佛隔绝了屋外的严寒。

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不同,亚历桑德莉娅非常重视学生自己的表达。即使说错了,也别退缩,因为只有“说出来”,她才能发现学生口语上的问题,方便纠正。

岑同学是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一的学生,她仍记得第一次上亚历桑德莉娅老师英语口语课时尴尬的情形。“好多同学英语口语不是很好,整个课堂安静得不行。亚历桑德莉娅老师提一个问题,大家不是低着头,就是站起来了也不敢说。”岑同学说着,羞赧地笑了笑。

但亚历桑德莉娅很有耐心,为了让大家勇敢地表达,她用眼神、语言,甚至肢体动作,一遍一遍地鼓励,一遍一遍地引导,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语句开始练习。

“我很喜欢听亚历桑德莉娅老师讲课,她除了讲课本上的东西,还经常跟我们讲美国的人文风俗和历史典故。”岑同学说,亚历桑德莉娅这种生动的教学,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很吸引人。”

记者来访时,担任亚历桑德莉娅翻译的,是河北大学的学生小范。

亚历桑德莉娅与小范,既算是师生,也是好友,两人相识,就是在课堂上。“亚历桑德莉娅老师是我舍友的外教老师,我跟着舍友去上了一次课,觉得她教学非常有魅力,就这样,成了朋友。”

为爱自小喜欢中国文化来华任教缘于热爱

亚历桑德莉娅年纪虽轻,但她在河北大学任教,已有一年多时间。说起与中国的缘分,则更深。

亚历桑德莉娅上高中时,就曾在清华大学学习过一个月。她发现中国的大学里,英语口语地道的外教老师很少,而且中国政府非常支持外国人在中国大学任教。

上大学时恰好有一个机会,自小喜欢中国文化的她,立马报了中文专业。“我还有中文名字呢,叫‘王蔼龄’。”说着,她以掌心当纸,手指做笔,一笔一划,认真写着自己的名字。“这是我的大学中文老师给我取的,有和蔼可亲、容易亲近的意思,我很喜欢。”亚历桑德莉娅会写的中国字并不多,“王蔼龄”三个字笔画又多又难写,但她仍然兴奋地写着,要向记者展示。

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文和国际政治学专业毕业后,亚历桑德莉娅因着对中国文化和英语口语教学的热爱,毅然放弃了在本国寻找工作的机会,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来到河北。

而这,也是她第六次来到中国,更是待在中国最长的一次。

挫折初来不适曾想回国想到学生决定坚持

身在异国,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都跟之前大不相同,她也曾遇到过挫折。

亚历桑德莉娅说,虽然她大学时学的是中文,而且自我感觉中文说得非常不错,但来到河北大学后她才发现,中国有很多的方言,“听懂”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刚开始我在跟人交流的时候,有的我能听懂,对话时却不能用中文准确地表达出来,导致对方往往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亚历桑德莉娅说,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让她很有挫败感。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饮食方面,她也调整了一段时间。

吃惯了西餐,到了中国面对的却是各式各样的中国食物,甚至用筷子吃饭,都让亚历桑德莉娅感觉别扭。“情绪不好的时候,我甚至想到要回美国。但每次到了课堂上,看到我的学生,我就会‘满血复活’,我觉得我要做出些东西,让他们感觉到我在进步。”

现在的亚历桑德莉娅已经适应了河北,适应了保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越来越“接地气”了。不仅开始喜欢吃中国小吃,连筷子都用得更顺手了。有课时,她便往返于河北大学本部和新校区之间,没课时,就约约朋友,出去逛街。

改变没有好的语言环境那就创造口语环境

熟知亚历桑德莉娅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

每周的课程都很紧凑,还要往返于各个校区,但她每次上课前,都会拿出大量时间备课。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确保自己将最好的内容,以最好的方式教给学生。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亚历桑德莉娅发现,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学生往往语法学会了、单词记住了,可距离熟练使用英语口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针对这个问题,亚历桑德莉娅经常在课堂上讲一些幽默诙谐又简单易懂的小段子,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英文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从她上课至今,没有一个学生逃过课。

现在,亚历桑德莉娅已经和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欢快轻松,下课了学生将她团团围住,或请教问题,或和她聊天。

引智

河北大学每年从国外聘请约20名外教

 

其实,亚历桑德莉娅只是河北大学引进的众多优秀外国文教专家中的一名。河北大学国际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大学每年都会从国外聘请约20名外国文教专家。为了能让这些外教老师身处异国也能感受到温暖,河北大学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关爱。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保障和工作帮助外,适逢重要节日,甚至外国文教专家生病时,学校还会专门到公寓进行慰问。

河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王仲群介绍,随着河北引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像亚历桑德莉娅一样来到河北、爱上河北的外国专家会越来越多。仅2015年,就有1091名外国专家到河北省工作,其中,外教921人。

这些外教来自世界各地,在遍布全省的250多所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中,为河北省的外语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增进河北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搭建了桥梁。